首页 >> 专题 >> 三年决战奔小康 >> 正文

后官寨镇:用勤劳铺就致富路

2018-07-16 14:36:15 来源:西峰区扶贫办 作者:杨关宇 编辑:王小平 点击:

后官寨镇赵咀村地处城区较远且地形大多属川原沟壑区,自然条件较差,群众生活困难,主要以家畜饲养、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等方式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赵咀村就有一个靠着养殖走上致富路的贫困户,提起他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相貌平平,却怀有一副热心肠,他个头不高,却有一双勤劳的手。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他就是孙琪,赵咀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今年45岁。高中毕业的他没有稳定的工作,展现在眼前的就只有6亩地在种植玉米。年近七旬的母亲常年患有慢性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怎么可能靠这几亩地来维持生计?看到这样的生活,他知道自己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为此他必须出去靠打工赚钱来养活家人。就在他为工作愁眉不展时,他的亲戚帮了他,于是他开起了货车做起了小生意,就这样干了两年,市场经济总是很不景气,有时候赔的还比赚的多。无奈之下,他决心回家自己创业。

2012年,他和妻子四处打探,发现养羊在当前乃至长远的情况下应该是一条致富路,于是便兴致勃勃的从外地买回来300只绵羊饲养在自己建设的1000平米的羊舍中。但是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养羊品种只是纯棉羊,由于羊体比较小,产羔率低,抵抗力不强,更主要的是他对羊只防病治病和管理等技术方面几乎不通,使得羊只成活率偏低,为此损失了不少资金。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时束手无策,情急之下的他买来有关养羊方面的书籍一边看,一边研究,终于发现是羊的品种不优良,需要改良或改换品种,于是他和妻子决定重新到养羊比较发达的地方去考察。2013年羊只掉价厉害,万般无奈下他亏本卖掉了所有绵羊,只好又从外地引进了优质黑山羊100只。羊的品种得到改换后,质量显著提高,黑山羊生产效益比原来翻了几倍,即使在价格不高的情况下,收益也总比绵羊好。

转眼到了2014年,甘肃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摸底工作铺天盖地而来,村民们争先恐后,纷纷扰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高潮。政府给每个贫困户都配备了一名帮联干部,帮助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为了借政府之力提高养殖效益,扩大养殖规模,更好的带动全村发展,他递交了自己的贫困申请,经过村民大会几番商议后,他顺利成为全村唯一一户养羊贫困户。

2015年,在后官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兰州银行,他获得了五万元的无息贷款,同时还参加了几次政府组织的有关养殖方面的培训,农牧局相关专业人士还几次亲临羊场为他悉心指导,给他提供了养殖技术和相关资料,帮联干部为他联系羊只销路,解决羊只粪便变有机肥问题,积极上网查询有关羊只治病防病知识等。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他信心倍增,用贷来的款扩大了养殖规模,羊只销售也很可观。如今2000平米的羊场里已将近200只羊,他和妻子整天忙碌着,奔波着,为羊只购买饲料,清理羊场粪便,请专业的兽医为羊只医治,时刻注意着羊只的动态等等。他还成立了盛草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和他一起发家致富。目前羊只价格也在逐渐上升,他的致富梦正一步步实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铺平了致富的道路。他为人真诚、善良、朴实,孝敬父母,爱惜子女,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帮助村民种种树,剪剪枝,同时还不忘传播养殖致富经验,在他的宣传示范带动下,赵咀村的养殖业如雨后春笋,生机盎然。如今已有两家发展成了养鸡专业大户。虽然事业在慢慢发展,一步步提高,但他已经成为全村发家致富的典型,如今看到全村一片生机勃勃,他很是欣慰。

他说:“是政府给了我希望,给了全村希望,我们终于可以摆脱贫穷,奔向小康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既没多高的文化,又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以不甘落后的干劲,心系群众的心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普通农民的高尚情怀。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远远脱离不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党时刻心系群众,始终想着为广大农民朋友们提供发家致富的平台,我们要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们大西北的农民群众定会大步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