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三年决战奔小康 >> 正文

【陇上评论】交出决胜脱贫攻坚的历史答卷

2018-07-14 15:33: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李近远 编辑:王小平 点击:

只要每天都心里有数、手头有活,在这仅剩的900多天里,严格遵循“路线图”、明确“任务书”,持之以恒,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完成

“今天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仅剩963天”。从5月13日起,《甘肃日报》头版开始刊登脱贫攻坚倒计时牌,以增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时不我待,重任如山,离2020年底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越来越近,各级各方面急需坚定信心决心,倒排时间节点,强化问题导向,确保任务完成,以决战必胜的姿态,写好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全党全社会作出的郑重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各级各方面的艰苦努力,甘肃减少贫困人口50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9.6%,成绩有目共睹。然而,要在从今天算起仅剩的900多天里,让仍处于贫困状态的188.7万人口如期脱贫,时间之紧、任务之重,不言自明。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工作任务越艰巨,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越重要。这份信心和决心,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信念和全力支持,来自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增强的实力支撑,来自甘肃几代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取得的既有成果,来自国家和省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如今,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党向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成为全省各级各方面的头等大事,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密集投入,这样的帮扶力度和精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下定脱贫的决心、坚定攻坚的信心?又有什么理由,不在这必将载入甘肃史册、赢得百姓赞颂的时代答卷上,书写“功成有我”的自豪印记?

实践证明,倒排时间节点,是确保复杂艰巨任务如期完成的有效手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以来,从全局看,无论是政策设计、规划部署,还是资金配套、干部培训,再到督促检查、明确奖惩,各个环节都已设置完备;具体而言,全省每个贫困村都有了帮扶干部,每项脱贫产业都有了帮扶资金,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了脱贫计划,可谓是万事俱备,只需落实。2020年12月31日,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完成。对各级帮扶单位和干部而言,这个日子,应当牢记于心,时刻提醒。更重要的是按照这个时间点,倒排尚未完成的工作,一条条规划、一项项落实,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最终形成确保任务完成的合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要每天都心里有数、手头有活,在这仅剩的900多天里,严格遵循“路线图”、明确“任务书”,持之以恒,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完成。

做任何工作,都要强调问题导向。脱贫攻坚,本身就是奔着问题去,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工作,问题导向尤为重要。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具体,就是贫困村、贫困户生产、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难肠事”。各级各方面只要“问贫于民”,听听贫困群众怎么说,看看贫困家庭什么样,自然就能发现各种问题,继而寻求解决办法。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由来已久。脱贫攻坚是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事项多、环节多、涉及面广,千军万马齐上阵,千头万绪同开展。工作中出现问题,首先要正确看待,不能因此否定既有成绩,而是要实事求是,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是个别具体问题,就因地制宜、合规合理地解决;是工作方式问题,就积极改进完善,增强工作本领;是共性普遍问题,就积极协调沟通,调整政策导向。总而言之,就是要在解决问题中破解难题,在整改落实中提高水平,在真抓实干中破除障碍。切不可因为出了问题就畏首畏尾、不知所措,合理合规的事也不敢干了,该担责推进的工作也停滞不前,从根本上违背了问题导向的初衷。

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出题,甘肃必须答好的历史答卷。只要我们怀着决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扎扎实实干、积少成多攒,到了2020年底,就一定能交出一份合格的脱贫攻坚答卷。